日本学刊

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论文_安倍二次执政后的日本 

来源:日本学刊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11-10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二、既有研究与文献综述

    (一)日本安保战略方面

    (二)权力转移理论方面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框架

四、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权力转移理论的概要与发展

1.1 权力转移理论的基本概要

    1.1.1 权力转移理论的概念起源

    1.1.2 权力转移理论的核心内容

1.2 权力转移理论的发展

    1.2.1 国内层面的权力转移

    1.2.2 国际层面的权力转移

1.3 权力转移理论与安保战略调整的逻辑关系

    1.3.1 国内层面的权力交替与安保战略调整

    1.3.2 地区层面的极化出现与安保战略调整

    1.3.3 国际体系的力量变化与安保战略调整

1.4 小结

第二章 冷战后日本安保战略的历史演变

2.1 冷战结束至新世纪安保战略的“再构建”

    2.1.1 90 年代日本安保战略的形成

    2.1.2 90 年代日本安保政策的调整

2.2 新世纪前十年安保战略的“再调整”

    2.2.1 21 世纪初日本安保战略的扩展

    2.2.2 21 世纪初日本安保政策的调整

2.3 小结

第三章 安倍二次执政后日本安保战略调整的背景

3.1 安保战略形成的国内条件

    3.1.1 决策首脑——安倍晋三首相

    3.1.2 权力精英——日本自民党

    3.1.3 社会环境——总体保守化

3.2 安保战略改变的地区动因

    3.2.1 中国的东亚崛起

    3.2.2 朝鲜的核导危机

3.3 安保战略调整的国际体系要素

    3.3.1 美国国家实力的相对衰弱

    3.3.2 非西方国家实力相对崛起

3.4 小结

第四章 安倍二次执政后的日本安保战略构想

4.1 摆脱战后体制的安保战略目标

    4.1.1 修改和平宪法的战略目标

    4.1.2 构建安保法制的战略基础

4.2 东亚地区中的安全角色构想

    4.2.1 国家安保战略的安保顶层设计

    4.2.2 日美同盟体制的安保战略根基

4.3 全球视域下的安保战略构想

    4.3.1 积极和平主义下的安保战略理念

    4.3.2 俯瞰地球仪外交的安保战略布局

4.4 小结

第五章 安倍二次执政后的日本安保战略实践

5.1 国内安保战略构想的“宪法松绑”

5.2 地区安保战略构想的“安全合作”

5.3 全球安保战略构想的“海外扩展”

    5.3.1 积极和平主义下的自卫队海外拓展

    5.3.2 俯瞰地球仪外交下的广泛安全合作

5.4 小结

第六章 安倍二次执政后日本安保战略趋势与影响

6.1 日本安保战略的发展趋势

6.2 日本安全保障战略的影响

    6.2.1 对日本国内政治的影响

    6.2.2 对地区安全格局的影响

    6.2.3 对国际体系格局的影响

6.3 中国的应对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致谢

文章摘要:安倍晋三第二次执政后,日本安全保障战略步入一个新的战略转型期。追求“正常国家化”的日本,以何种战略目标、基于何种战略理念、来制定与调整安保战略,成为一个地区乃至世界性的焦点问题;安倍晋三高调宣称“日本回归”,是回归战后初期“重经济、轻军事”的吉田路线,还是回归二战时期“军国主义”的老路,再次成为东亚国家关注日本安全保障的固定话题;是谋求自主还是追随强大盟友,坚持大陆还是海洋战略,又一次成为研究与评判日本安保战略的逻辑原点。日本在安保领域正在处于历史性的“安全复兴”之中,日本安保战略自安倍二次执政以来经历的变革,如同欧洲的文艺复兴一般,在长期的积累之上不断地进行自我改良。权力转移理论基于权力政治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是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中的重要理论之一。该理论认为在国际体系中,崛起国实力会不断增长,原霸主国实力会相对衰落,当崛起国实力与原霸主国实力出现持平时,最有可能引发战争。在这一过程中权力的消长带来安全关系的变化,直接导致国家安保战略的调整。随着理论的发展,权力转移理论不仅可以解释国际体系层面的具体现象,也同样适用于地区层面与国内政治。其中国际体系层面的力量对比变化、地区层面新兴国家的崛起以及国内政治权力的更替都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安保战略。安倍二次执政后的日本安保战略调整同样基于国内外的权力转移现象。安倍首相率领的执政联盟占据了国会中的大多数议席,其个人的执政理念与政策实施得到有效贯彻,安倍政府营造的社会保守化氛围为其安保战略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国内环境;日本所在的东亚地区,中国综合实力的超越与朝鲜核导开发的现实威胁为其安保战略改变提供了地区动因;美国国家实力的相对衰落与非西方国家的崛起所带来的国际权力对比变化,成为了安倍政府调整安保战略的国际体系要素。安倍晋三第二次执政后将日本的安保战略提升至新的战略高度。在国内层面,安倍政府多重路径推动修改和平宪法,以谋求彻底摆脱战后体制,并修改安保法制强化自身防卫力量;在地区层面,日本将安全指向对准中国与朝鲜,通过调整国家安全保障战略与强化日美同盟来提高军事威慑力,以应对现阶段的外部威胁,并以期成为东亚地区的主要安全角色;在国际层面,安倍政府提出“积极和平主义”的安保理念与“俯瞰地球仪外交”的安保布局,主动为美国分担责任,降低对美国的安全依赖从而减缓美国的相对衰落,并开展更广泛的安保合作,积极地参与到国际安全进程中来。安倍政权全方位调整日本安全保障战略,以“摆脱战后体制”,成为正常国家的种种行为不仅涉及到日本国家发展走向,也关系到战后建立起的地区与国际秩序。安倍政府通过修宪以及修订新安保法制提高了日本国民的“爱国心”,实现了对国家主义的回归,进一步加速了日本国内的总体保守化。在地区层面,日本通过渲染中国威胁,在中国与周边国家间打入楔子,影响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在中国周边海域的一系列行为挤压了中国的战略发展空间,影响了中国的远海战略,给中国的和平崛起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安倍政府调整安保战略并没有使朝鲜半岛局势走向稳定,反而使地区局势更加复杂化,其行为加剧了朝鲜反制引发的对抗风险,同时加剧了美国受到日本牵连的担忧,破坏了原有的安全合作机制。在国际体系层面,日本调整同盟体制减缓了美国的相对衰落,但其一系列疏离同盟体制的行为也使同盟的摩擦在所难免。在与非西方国家加强安全合作的过程中,日本加速了国际军备的平衡,在国际安全进程中充当了“引领者”的角色。

上一篇: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论文_借力与平衡
下一篇:没有了